黯世微光爆款热文 第586章(第1页)
烧的柴就多,“掏的灰”也就多。
去几家就掏一筐头,人口少的做饭肯定少,烧的柴火也不多,掏的灰也少,全村不见的家家去掏灰,只去家里人口多的家去掏灰,既省时又省劲。
什么都得动脑筋,起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“坯模子”固定好后,把“坯模子”周围平整成半圆状,坯打出来一层层呈半圆形,往上摞,打够最低333个坯,就算交差,“坯头”另有安排除外。
打坯开始,打坯人弯下腰迅速地抓一把草木灰,唰的一下均匀地洒在模子里,手拿起杵在一边的平板铁楸,用力铲起两铲土,啪啪两下,把坯模子里的土拍实,然后把铁锹用力往土堆旁一戳。
一手扶着铁锹,一下跳上坯模子上,两脚蹬蹬地来回跺两下,再用脚尖踢走多余的土,然后拿起坯锤前两锤,中间两锤,后边两锤。
人站在坯模子上,两只脚站在坯模子两侧。
弯腰,手握坯锤用力下砸,完成上述几个动作后,脚离开坯模子前,右脚顺势往后一蹬,把坯模子后的小轧板踢开,然后下来,拿起被踢开的轧板,照着坯模子,当当两下,左右杵开,把坯模子支起,用手扳起土坯,双手掐着,放在事先平好的地面上,这一块坯就算完成了。
熟练的打坯人,对于这个程序己烂熟于心,所以动作非常娴熟,整套动作设计的非常实用且完美,站在一旁,只见打坯人有节奏地上下翻飞,滴哩啷,滴哩啷,一块儿土坯就打出来了。
湿漉漉的土坯底下,粘着蓝色的草木灰,呈长方形。
土经过捶打加工出来真是一件作品,看着很养眼,同时散发着浓浓的土香气息,其实这是一件劳动的作品,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,是劳动成果。
西儿的父母选“打坯”地方的时候难住了,打坯用地,不能是好耕地,把地挖个乱七八糟,就没法种粮食了,而且打坯用地,只能在本生产队范围内找,父母经过和生产队队长保怀多次商量